近些年來,全國手足口病呈隔年高發的特點,春季更是高發期。市婦幼保健院專家田楨提示,預防手足口病,應從以下幾點入手。目前,已有疫苗針
22-04-18
春季生機勃勃、草長鶯飛,但也是皮膚過敏的高發期。因過敏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疼痛讓人苦不堪言。中研附院皮膚四科專家向市民介紹如何預
22-04-11
今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現已成為僅次于腦卒中、老年性癡呆的第三大老年人健康殺手。哪些人群屬于高發人群?如何治療預防?出現哪些癥
22-04-11
孤獨癥是一種以社交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范圍狹窄以及重復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發育性障礙,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社交技能、言語溝通技
22-04-11
俗話說,菜花黃,癡子狂。人在春天為什么容易發火?中醫認為,春天屬木,對應人體五臟的肝,而肝主情志,一旦肝氣郁結或肝氣上逆,就會氣機
22-04-08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但是對于敏感肌膚的人群來說,這段時間正是過敏的高發季節。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南開中醫院醫師楊俊燕、美容師李珊提示
22-04-07
春季溫度變化大,又正值萬物復蘇,細菌和病毒也更加活躍。天津市兒童醫院公共衛生科、感染管理科的專家提示,春季是水痘、流感、麻疹等傳染
22-04-06
每天倒到床上不到五分鐘就睡著了,鼾聲大起,一旁的枕邊人時常羨慕:這個人怎么睡得這么好?然而,這種迅速入睡的方式可能并不意味著睡眠好
22-04-01
近日,一項由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科學家開展的新研究發現,俯臥撐比跑步更有助睡眠。根據該項研究,舉重或做俯臥撐可以提供17分鐘的額外睡眠
22-04-01
春天冷暖氣團、季風氣流交替活動,天氣時冷時暖、變化無常,而且挾帶花粉、風沙等雜物,故中醫稱春風善行而數變,俗稱妖風。春風病是指受春
22-04-01
清明時節即將到來。清明節前后氣候變化多。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高貢提示,清明時節要注意預防高血壓和過敏疾病,注重情志穩定
22-03-31
營養師劉艷君提示,隱藏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小習慣也許就會成為健康殺手。飯后不要久坐或躺下。吃飽了易犯困,一些人就順勢坐下,甚至躺
22-03-30
春季,很多人都知道給孩子補鈣,其實老年人也需要補充一定量的鈣質。營養師劉艷君提示,老年人補鈣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增加膳食中鈣質的成
22-03-28
為什么頸椎在春天容易發病?在中醫學的理論中,春季多風,人易感風邪。而且春雨綿綿,容易出現返潮天氣,空氣中的濕氣比較重。因此,風、濕
22-03-25
春季,空氣濕度加大,低溫天氣也會時常出現,人體很容易受到寒濕侵襲,從而出現諸多不適。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趙艷介紹,按照癥狀
22-03-25
3月24日是第27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生命至上,全民行動,共享健康,終結結核。天津市兒童醫院呼吸科專家提示,兒童結核病
22-03-24
氣溫回升,老年人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戶外鍛煉。健身教練張勇提示,春季戶外鍛煉,有些細節要注意。不宜太早。初春天氣乍暖還寒,早間和晚間
22-03-23
不少家長都給孩子掏過耳朵,個別家長只要看到孩子耳朵里有異物,就想馬上清理干凈。天津市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專家提示,嬰幼兒外耳道皮膚比較
22-03-22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有27%的人患有睡眠類疾病。如今,睡眠類疾病還呈現年輕化趨勢。那么,哪種情況下屬于睡眠
22-03-21
肩膀痛就誤認為是肩周炎的人不在少數。武漢市第一醫院骨科專家涂峰說,門診中10個肩膀痛的病人,頂多只有兩個是肩周炎,六成以上是肩袖撕裂
22-03-18
記者從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獲悉,該院曹曉滄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炎癥性腸病》上發表最新研究稱,他們通過2例對修美樂過敏的克羅恩病患者在
22-03-17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教授黃輝團隊首次揭示了辣椒攝入對血管鈣化的預防作用,為治療血管鈣化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高血壓》。
22-03-17
有的青光眼患者不重視定期復查,等發現視力下降再去檢查,卻發現視功能已經損傷很嚴重了。市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馬伊提示,青光眼的治療是
22-03-17
如果你計劃在夏季來臨之前管理一下自己的身材,那么真正的 福音來了。一項安全高效的局部熱療技術,可能會讓減肥人士想不瘦都難。近日,華
22-03-16
兒童腎臟疾病種類繁多,且多數早期沒有臨床癥狀,極易延誤診斷。天津市兒童醫院腎臟科主任王文紅提醒,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以下癥狀時,一定
22-03-15
青光眼是僅次于白內障的全球范圍內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且為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的首位。市第四中心醫院眼科專家提醒,關注青光眼高危人群,
22-03-14
70后的肝臟,90后的腎臟,00后的大腦……人體里可能住著祖孫三代?3月9日,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主導的一項研究,在國際頂級期刊《細胞》
22-03-11
刷牙是每天必做的事,但有些人會發現即使每天刷牙,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口腔疾病。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南開中醫院口腔科醫師邢普春提示,其實
22-03-10
3月10日是世界腎臟病日,目前,全世界有8 5億人患有腎臟疾病,在我國,慢性腎臟病患病率已高達10 8%。近年來,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22-03-10
這兩日,本市氣溫持續上升,加之春季干燥,市民宜多飲水。市中醫一附院推拿科醫師田少飛介紹一款疏肝降火可自制的花草茶,適宜在這個季節飲
22-03-08
春季孩子進入猛長期,很多父母都想抓住這一契機,讓孩子的身高能夠竄一竄。一些家長也會給孩子報運動訓練班,以增強孩子體質。本市健身教練
22-03-07
通常情況下,如果身體生病了,往往能通過各種癥狀體現出來。但有一些疾病,它們悄悄發生,幾乎沒有任何癥狀,往往會被人們忽略,而一旦爆發
22-03-04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你覺得自己睡夠了嗎?有的人碰到枕頭就睡著,但醒來后卻昏昏沉沉、渾身無力……科學家認為這些睡了等于沒睡的垃圾睡
22-03-04
昨日是第23個全國愛耳日,主題是關愛聽力健康,聆聽精彩未來。記者從市殘聯獲悉,今年本市計劃免費為成年聽障患者適配助聽器400臺,為新生
22-03-04
不少人認為在辦公室可以不用防曬一天只涂一次防曬用品就行男人不用防曬,南開大學附屬醫院(天津市第四醫院)美容中心主任李紅衛提醒,這些說
22-03-03
天氣漸暖,外出游玩的人也多起來,有些人難免在乘車途中發生暈車的情況。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南開中醫院醫師楊俊燕提示,市民在外出游玩時,
22-03-03
降低度數近視克星……您是不是也曾為這樣的宣傳而動心過?今后這些誤導性表述會因涉嫌誤導消費者被進一步嚴查。記者從市消協和市場監管部門
22-03-02
春季早晚溫差大,會影響人體自身調節能力,有些人出現牙疼的癥狀也與氣溫變化有一定關系。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南開中醫院口腔科醫師邢普春提
22-03-02
罕見病罕見,罕見病的專家更罕見。如何讓罕見病患者更快找到罕見病專家,是我們的追求。同時,我們的罕見病專家也有責任、有義務培訓更多醫
22-03-01
每逢寒暑假以及開學前后,各大眼科門診總會爆棚,滿眼都是等待醫治的中小學生,家長帶著孩子到醫院或檢查眼睛,或更換近視鏡。為什么放假是
22-02-28
打呼嚕是一種病,溫州的林先生購買止鼾神器——鼻夾式止鼾器自行治療,結果打鼾沒治好,還誘發了鼻炎。引起打鼾的原因很多,需接受正規治療
22-02-25
日前,一份由中國研究人員發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的研究提出,四成癌癥本可避免。在分析男性女性的第一致癌因素時,男性第一致癌因素
22-02-25
有媒體報道,美國國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心臟病學首席專家、92歲的布勞恩沃爾德教授研究了一輩子心臟問題,認為預防冠心病的關鍵在于控制血脂
22-02-25
日常生活有的人吃飯快,有的人吃飯慢,雖說這是個人習慣,但從養生角度出發,細嚼慢咽的好處有很多。市第四中心醫院消化內科王艷榮主任提醒
22-02-24
昨日,本市中小學正式開學。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需要長時間低頭,很容易造成肩頸部位軟組織的慢性勞損,久而久之有可能誘發頸椎病。天
22-02-24
當人們心臟不舒服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懷疑患了心臟病。第四中心醫院核醫學科吳彩蘭主任提醒,有時心臟不舒服可能是甲亢導致的。甲亢對心血管
22-02-23
春季萬物復蘇,卻也是情志病的高發季節。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南開醫院藥學部主任閻姝向市民介紹春季調節情緒的一些方法。人的情志與肝的生理及
22-02-23
春節過后,人們漸漸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來,但一些人在春節過度放松,長假結束后依然感覺渾身別扭。中醫二附院骨科專家石隕提醒,這些癥
22-02-22
有人覺得用冷水洗臉有助于收縮毛孔,可以讓皮膚變得更加光滑?;瘖y師李珊提示,冷水洗臉沒有收縮毛孔的作用,反而可能帶來其他問題。毛孔粗
22-02-22
兩只胳膊測的血壓值不一樣,以哪邊為準?其實,正常情況下,人的兩只胳膊血壓可能有一些差異。三分之一的人左邊血壓比右邊高,三分之一的人
22-02-18